今天的郭姓,起源于古代的“虢(guo)”姓,最初是西周时期“虢国”国君的姓氏。因《左传》中记载了“假途灭虢”的著名故事,再加上西周的暴君周厉王有一个奸臣虢公长父,周幽王时期也有奸臣虢石父,这些记载给人一种印象:与“虢”字相关的,要么是小国弱国,要么就是奸臣,令人对“虢”姓产生厌恶情绪。然而,历史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,虢国及其国君在当时是非常卓越的,西周能够延续近800年,虢国君主的代代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,大力设置诸侯国。他将两位叔叔虢叔和虢仲分别封在今天陕西宝鸡和河南荥阳地区,前者称为西虢国,后者称为东虢国。换句话说,虢仲守护着周王室东部的门户,虢叔则把守西部大门,两人如同守护神一般,保障了周王朝的安定与长久。
从“虢”字的形态上看,就像一个人徒手与猛虎搏斗。确实,虢氏家族以勇猛善战著称。也就是说,周文王的两位弟弟虢叔与虢仲体魄强健,擅长军事,是当时理想的将领。大量西周史料显示,虢氏族人世代担任周王室的“师”官,主管“周六师”或“殷八师”的军务,类似于周公与召公家族长期掌握王朝执政权,显示出周王对虢氏的极大信任。后人将虢公、周公、召公合称为周室三公,地位尊崇。
展开剩余81%说到“周六师”和“殷八师”,需要做些说明。周六师是周天子在京畿镐京设立的机动作战部队,每师约3000人,合计18000人,配有上千辆战车,由虢叔及其后代指挥。殷八师则是设于新征服的河南洛阳地区,同样每师3000人,合计24000人,主要镇守东南方向,抵御敌人。殷八师的主要统帅是康叔,虢仲及其后裔也参与指挥。
西周刚建立时,远非《史记》中描述的“刀枪入库,马放南山”的和平景象。东有东夷,西有西戎,北有鬼方,南有荆楚,还有残留的殷商势力,以及不服从的诸侯国,诸多动荡不安。正因如此,“六师移之”,“八师镇之”成了常态,虢叔与虢仲的任务繁重异常。
不过,东虢国的声望远不及西虢国,因此我们这儿重点讲述西虢国。虢叔和虢仲及其后代率领的军队,暂且称为“虢家军”或“郭家军”,虽然这并不完全准确,因为军队是周王室调派,但这样称呼便于记忆。
周朝第四代天子周昭王征伐东夷时,虢仲的儿子虢城公曾担任周军主帅,后来周昭王又任命仲旄父代替虢城公统帅周军。这段历史被记载在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“班簋”上。
周朝第五代天子周穆王不仅在东部发动战争,也向西方展开征讨,常常派遣虢氏后裔为主帅。现藏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的西周重要文物“虢伯捱簋”记录了虢叔后代虢伯捱随周穆王征服东夷,臣服了“逨、鱼、渤”等多个小国的英勇事迹。周穆王为此甚为高兴,赐予丰厚赏赐,虢伯捱为纪念战功特制此器。
到了西周第十代天子周厉王时期,虢叔后裔虢公长父备受宠信,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。《史记》记载,楚王熊渠原欲称王,但因害怕虢公长父出兵伐楚,不得不暂缓称王。可惜周厉王讨伐淮夷时,虢公长父遭遇惨败,“三年,淮夷侵洛,王命虢公长父伐之不克”,这场失败严重削弱了虢氏声望。
周朝第十一代天子周宣王十二年,虢国后裔虢季子白率军攻打猃狁,斩获斩首500,俘虏50,并割敌左耳献给周宣王,赢得嘉奖。此功绩铭刻于“虢季子白盘铭文”中。
周朝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期,虢叔后代虢石父成为重臣,犬戎联合申国攻打镐京时,虢石父阵亡。其子虢公翰拥立周幽王弟姬余臣为王,即周携王。于是出现周平王和周携王两王并立的局面,最终周平王获胜,周携王被晋文侯所杀,虢公翰支持的周携王政权宣告失败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史记》等正史一向认为虢国君从周厉王时代开始堕落,虢公长父成了周厉王的帮凶,甚至是导致其暴政的推手。周幽王和周携王时期,虢石父和虢公翰被视为奸臣,是国家动荡的根源。然而,这种看法过于片面。虢国历代国君崇尚忠君,从周武王至周幽王始终如一,这有何错?有人说君主坏了,臣子就不该忠诚,但实情恰恰相反,忠臣应竭力辅佐使君主改正。况且,周厉王和周幽王的“恶行”史家争议极大,很多是贵族内部权力斗争,非黑即白难辨。虢国作为忠臣,自然站在周王室一方。
周携王死后,虢公翰深感痛苦。他反对周平王,是因为周平王与申国、犬戎勾结,害死周幽王,虢公翰认为弑君弑父罪不可赦,周平王无资格称帝。但周携王已亡,周幽王次子伯服也死于镐京之乱,周平王成为唯一合法继承人。思索再三,虢公翰只好屈服投降,转而效忠周平王。此时,他将西虢国从陕西宝鸡迁至河南三门峡,改称南虢。南虢地理位置靠近周平王新都洛阳,更便于朝廷调遣。南虢君主如同西虢国君一样,继续成为忠诚的周王室臣子。
周平王晚年,南虢国君虢公忌父获得了周王的信任。周平王厌恶郑庄公权势过盛,试图提升虢公忌父以制衡郑庄公,但因郑庄公强烈反对未能成功。周平王去世后,周桓王继位,信任虢公林父。公元前707年,周桓王亲征拒不朝拜的郑庄公,命虢公林父率领右军及蔡卫联军在河南长葛作战,虽败北,但表现不凡。
郑庄公藐视周天子之后,晋国的曲沃武公同样无视周室宗法,多次试图杀晋君夺权。周桓王于705年和703年两次派虢公林父讨伐曲沃武公,均告胜利。
周惠王时期,南虢末代君主虢公丑协助周惠王剿灭不服管辖的樊国,并再次攻打叛乱的晋国,取得小胜。可以说,东周时期天子对东部诸侯的控制,主要依靠虢国的支持。
但由于虢公林父、虢公丑多次讨伐晋国,南虢与晋国结下深仇。公元前655年,日益强大的晋国借道虞国,发动“假途灭虢”事件,灭亡了南虢国。至此,周王室最忠实的盟友西虢国与南虢国皆告灭亡,周朝从此衰落。
回到开头提到的东虢国,其结局如何?公元前773年,郑桓公将关中地区的郑国东迁至东虢国与郐国之间的新郑。趁犬戎攻打镐京、周平王东迁洛阳之机,郑桓公之子郑武公灭了东虢国和郐国。
至此,虢氏诸国完全消失于历史长河。
由此可见,虢国存在期间,是周王室最坚实、最长久的支柱。虢国覆灭后,周朝迅速衰落。周朝800年的兴盛,虢国及其国君功不可没。尽管后期有些虢国君主被认为是历史的反面人物,但从周天子的视角看,他们无疑是忠诚而坚定的臣子。
参考资料:《史记》及西周青铜器铭文。
发布于:天津市能加杠杆的炒股软件.配资炒股之家.线上股票配资炒股门户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